黃檀為蝶形花科、黃檀屬,喬木,別名:不知春、望水檀、檀樹、白檀。原產中國,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黃檀樹形高大,深根性,具根瘤,能固氮,是荒山荒地的先鋒造林樹種。也可作庭蔭樹、行道樹應用。黃檀花香,開花能吸引大量蜂蝶,也可放養(yǎng)紫膠蟲。黃檀木材質結構細密,可用于拉力強的用具及器的材制作。黃檀根皮可藥用,有清熱解毒、止血消腫的功效。
黃檀高10~20米,樹皮暗灰色,呈薄片狀剝落。羽狀復葉長,小葉近革質,橢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圓錐花序頂生或生于最上部的葉腋間,花萼鐘狀,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長倍于花萼,各瓣均具柄,旗瓣圓形,先端微缺,翼瓣倒卵形,龍骨瓣關月形,與翼瓣內側均具耳。莢果長圓形或闊舌狀,果瓣薄革質,種子部分有網紋,種子腎形,花果期5~10月。黃檀喜光,耐干旱瘠薄,忌鹽堿地,在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較好。
黃檀的栽培技術
?。?)育苗技術:選擇10年生健壯、無寄養(yǎng)紫膠蟲的母株上采集成熟果實,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取出種子干藏,翌年播種。播前將種子用清水浸泡24小時,整地做寬1.2米,高15厘米的畦,按行距20厘米,開深2厘米的播種溝進行條播,播后覆土1厘米,播后噴水保持苗床濕潤,幼苗出土后及時松土除草,適時施肥加強管理,1年生苗即可出圃栽植。
(2)栽培技術: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按株行距2×2米,挖60×40厘米的栽植穴,栽后澆定根水。及時中耕除草,培土施肥。幼林長至2米時進行定干,及時剪去病弱枝,干枯枝,以利通風透光,促進苗木生長。幼林郁閉前可間作花生,大豆等低矮作物。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abeilid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