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別苑”什么樣 五方案供選擇

2015-05-07 09:29:04    作者:陳瑤     來源:新京報     瀏覽次數:

  有著“紫禁城別苑”之稱的故宮北院區(qū)自2013年啟動“宮廷園藝”工程后,其主體建筑面貌如何廣受社會關注。昨天,故宮北院區(qū)的5個設計方案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最終方案將綜合考慮業(yè)內專家、故宮全體員工及廣大觀眾的意見,爭取近期確定,年內開工。

  拒絕奇怪設計方案

  “我們拒絕奇怪、特洋的設計,北院建筑需有故宮500年文化底蘊,符合90年博物館的開放性質”,單霽翔介紹,北院區(qū)建筑設計最優(yōu)先考慮的是功能,建成后北院區(qū)將承擔文物修復、展覽及分流功能。

  據了解,故宮館藏文物達180萬件,由于空間限制,每年只有約1萬件文物在紫禁城展出。北院區(qū)建成后將集中舉辦多個主題展覽,展出文物會數倍增加。同時,在紫禁城受空間限制無法得到修復和養(yǎng)護的大型文物也將在此修復展出。

  完工后將成博物館公園

  據介紹,故宮北院區(qū)是“平安故宮”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北院區(qū)建在故宮博物院原有的海淀區(qū)西玉河基地周圍。

  由于北院區(qū)北臨西玉河,62萬平米規(guī)劃面積中大部分是綠地和水面,具備公園的特點。“未來是園中有博物館”,單霽翔表示,北院區(qū)建成后將成為一個博物館公園,古典園林、花卉植物都將移植到北院區(qū),將帶來與紫禁城不同的休閑感受。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qū)建成以后,計劃每年接待觀眾不少于300萬人次,將有效緩解故宮博物院的觀眾接待壓力。同時,將與八達嶺長城、十三陵、頤和園等世界文化遺產組成重要文化旅游線路,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

  故宮北院區(qū)五設計方案

  方案1

  設計人:崔愷

  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座金水橋跨越濕地

  通過跨越水面濕地的三座金水橋和入口廣場進入建筑,利用方城、紅墻將龐大的展廳分成一進進游廊庭院,觀眾在其中參觀猶如在故宮漫步,文物陳列如同還在皇家的生活場景之中。整個建筑由東西兩個方城,分成三個展示部分,并通過一條貫穿的紅墻甬道串連。當觀眾登臨屋頂空間,遠山、田野、夕陽、彩霞盡收眼底,就像登上故宮的樓閣,放眼望去是那金色琉璃瓦的壯觀景象。

編輯:dai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fā)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fā)布建筑設計新規(guī) 釋放建筑創(chuàng)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guī)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guī)劃國土委發(fā)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guī)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guī)則(修訂稿)》)。據悉,《規(guī)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古希臘建筑設計的七大奇跡

古希臘的七大奇跡是:帕臺農神廟、耶皮戴奧斯劇場、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特爾斐、羅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島、克諾索斯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