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 洛陽將建九大國家遺址公園

2015-04-20 08:53:09    作者:段偉朵     來源:大河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19日下午,洛陽市文物局組織召開2015年度全市文物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會上,洛陽市文物局局長劉德勝對2015年洛陽市文物工作會議作出部署,其中提到,將科學編制“十三五”規(guī)劃,未來,將建成隋唐洛陽城宮城遺址公園、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公園等“九大國家遺址公園”。

  規(guī)劃未來5年

  洛陽將建九大國家遺址公園

  在2015年的工作重點中,洛陽市文物局局長劉德勝首先提出了對大遺址和重點文物的保護維修工作。

  結合“雙申遺”工作,洛陽市近年來全力推進了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目前已有隋唐洛陽城、漢魏洛陽故城等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錄,偃師商城遺址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錄;今年,洛陽市文物局將全面推進九州池、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的建設,確保這兩個項目在今年出形象、出效果。此外,二里頭、偃師商城、漢魏洛陽故城等遺址的保護展示工程也將加緊建設。

  關于遺址公園的建設規(guī)劃,記者了解到,今年是“十二五”規(guī)劃的收官之年,另一大任務就是科學編制“十三五”規(guī)劃,其中,洛陽市將在未來5年建設“九大國家遺址公園”。

  洛陽將建設的9家國家遺址公園

  隋唐洛陽城宮城遺址公園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公園隋唐洛陽城外郭城城墻遺址公園

  漢魏故城宮城區(qū)遺址公園漢魏故城禮制區(qū)遺址公園古代倉城遺址公園

  二里頭遺址公園偃師商城遺址公園邙山帝陵遺址公園

  數(shù)據(jù)已認定文物近10萬件(套)

  免費開放博物館48家

  劉德勝介紹,今年是可移動文物普查的關鍵之年,按照國家相關規(guī)定,今年要基本完成藏品登錄工作。

  記者了解到,2013年,國家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根據(jù)省普查辦工作部署,洛陽市組織專家對全市國有單位館藏文物進行認定、鑒定,截至目前已認定文物近10萬余件(套)。并在同期開展了文物信息和登錄工作,現(xiàn)已登錄可移動文物6萬余件(套)。

  關于開放博物館工作,據(jù)介紹,洛陽市目前建成開放博物館已達51家,居全省第一,其中,民辦博物館34家。“在這些博物館中,有48家是免費開放的。”劉德勝說,這樣的方式,使博物館的服務、教育功能不斷提升,去年全年,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接待游客近300萬人次。

  此外,依托文物資源優(yōu)勢,打造精美景區(qū)也是工作的重點之一,目前,洛陽全市已開放文保單位38處,占全市A級景區(qū)半數(shù)以上。

  交流籌備大型文物展讓更多洛陽“國寶”走向世界

  今年,洛陽市將繼續(xù)深入開展對外交流合作。記者了解到,為了真正使沉寂在庫房里的文物藏品“活”起來,讓洛陽市的“國寶”為更多人所了解,洛陽市文物局今年將牽頭組織不少大型的對外交流展覽,讓文物赴瑞典和意大利,登上“寶島”臺灣和“東方之珠”香港。

  這些正在籌備中的展覽包括《洛陽:絲綢之路上的大都會——唐代文明展》(赴瑞典)、《洛陽風華——河南唐三彩展》(赴臺灣)、《漢唐雄風——河南文物精品展》(赴意大利)等。

編輯:jiaolit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記者從1月10日召開的全國林業(yè)和草原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編制《全國國家公園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布國家公園設立標準,組織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綜合評估,認真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jīng)【詳細】

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園體系頂層設計的建議

  據(jù)悉,按照《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等中央文件要求,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頂層設計方案已經(jīng)提出,將設【詳細】

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

  記者從13日上午從國新辦舉行的第三次石漠化監(jiān)測成果新聞發(fā)布會上了解到,掛牌近一年來,國家林草局積極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在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取得積極進展。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詳細】

《國家公園設立標準》通過專家論證

  11月30日,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園辦在北京召開《國家公園設立標準》專家論證會。來自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師范大學、IUCN中國代表處、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地質(zh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