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名木命運多舛 沉香樹等良材大多成瀕危植物

2014-02-18 09:12:02    作者:單憬崗     來源:海南日報     瀏覽次數(shù):

《瓊州海黎圖》中,黎族人采沉香的場面。(資料圖片)

《瓊州海黎圖》中,黎族人采沉香的場面。(資料圖片)

海拔1811米高的鸚哥嶺主峰上的五針松。海南日報記者張杰攝

海拔1811米高的鸚哥嶺主峰上的五針松。記者 張杰/攝

海南瀕危珍稀植物油楠,保存在儋州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植物園內。海南日報記者蘇曉杰攝

海南瀕危珍稀植物油楠,保存在儋州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植物園內。記者 蘇曉杰/攝

  海南島森林變遷

  花梨、坡壘、沉香、雞翅木、香楠、水椰……歷史上的海南島盛產珍稀林木。

  但是,隨著開發(fā)程度的不斷加深,海南名木命運多舛,過去盛極一時的許多珍貴樹木,幸存者已經寥寥無幾。

  盛產名材

  海南島歷史上以盛產珍稀林木而聞名。明末清初學者屈大均說:“欲求名材香塊者,必于海之南焉。”明代以后本島府志及各州縣志及有關文獻對此有詳細記錄。例如,明萬歷《瓊州府志·土產》記載本島著名樹種有75種,清咸豐《瓊山縣志·土產》記載本縣著名樹種有82種。

  我省生態(tài)學專家顏家安博士在其專著《海南島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研究》中,對海南島著名林木的變遷有專門研究。他認為,海南地處熱帶,林木具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堅韌耐腐。民國初年的《調查瓊崖實業(yè)報告書》稱:“所產樹木……質理堅細,為他處所無,耐久之性,亦甚足矣。”如桄榔、坡壘等。二是香。屈大均說:“海南多陽,一木五香。”如花梨、香楠、荔枝等有百年不滅之香。三是有文采。海南島的許多木材,花紋清晰可愛,被世人稱之為“海南文木”。如雞翅木、相思木、香楠、水椰等。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列專章予以介紹稱:“海南五指之山,為文木淵數(shù),眾香之大都……多文……諸木多香。”

  然而,隨著開發(fā)步步深入,海南名木命運多舛。1997-2001年,原省林業(yè)局組織的一次3年多的全島國家重點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發(fā)現(xiàn),珍貴林材受破壞嚴重。曾在海南歷史上盛極一時的許多珍貴樹木幸存者已經寥寥無幾。

  中國林科院熱林所研究員李意德分析,在可能絕跡的11種樹木中,觀光木、囊瓣木、皺皮油丹、海南梧桐、蝴蝶樹、華南錐、長葉竹柏以及海南羅漢松等8種,僅在以前的文獻中有記載,從1960年代以來一直未采到標本;另外3種,海南風吹楠、爪耳木和水蕨則僅在1980年代前能采到標本。

  顏家安通過查證對比古今文獻后發(fā)現(xiàn),方志及近代文獻所列海南美木良材,大都己成為珍稀瀕危和重點保護植物,他進行了專門的海南名木變遷個案研究。

編輯:zhim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瀕危植物伯樂樹幼苗培育成功

  近日,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成功培育了一批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幼苗,目前長勢良好。【詳細】

這些瀕危植物在鄂爾多斯花開山間、連綿不絕

  走進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大片黃燦燦的鮮花為荒漠增添了無限活力與生機,這是國家二級瀕危保護植物沙冬青。放眼望去,花開山間,連綿不絕,十分壯觀。巴特爾是鄂托克旗文物保護管理所的副研究員,出于個人興趣,他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