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園科所重金屬超累積植物篩選研究初顯成果

2013-12-20 08:45:18         來源:中國上海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植物修復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積累某種或某些化學元素的理論為基礎,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體系清除環(huán)境中的污染物的一門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與傳統(tǒng)的物理、化學修復方法相比,具有低耗費、治理效果明顯、不易產生副作用、資源可回收等特點,已成為環(huán)境污染研究的熱點。

  上海市園林科學研究所植物和土壤研究人員以桃浦垃圾填埋場為主要示范地,對其土壤和29種優(yōu)勢植物的重金屬含量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該填埋埋場土壤呈現(xiàn)Zn和Cd的中度復合污染。在研究的優(yōu)勢植物中,楊樹、雪松和夾竹桃吸收Zn的能力較強,楊樹、紫薇、金絲桃吸收Cd的能力較強。

  在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場設立樣地,根據(jù)前期樣地調查和植物樣本重金屬離子的測定結果,選取對Cu、Zn、Cd吸附能力強的蒲公英、金葉馬蘭、鬼針草、龍葵、麥冬、狗尾巴草等幾十種草本植物進行種植試驗,篩選出的具有對污染土壤有修復潛力草本植物。

  目前研究成果表明,荊芥為重金屬Zn的富集型植物,龍葵表現(xiàn)為重金屬Cd的富集型植物,麥冬和狗尾巴草則表現(xiàn)為重金屬的根部囤積型植物等,可綜合選擇這些植物用于城市垃圾填埋場的植物修復和植被恢復。

編輯:zhim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fā)現(xiàn)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fā)現(xiàn)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xiàn)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fā)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xiàn)。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植物與水的搭配讓景觀充滿詩情畫意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不外乎動景和靜景。一方靜水搭配靈動叢生的植物,便多了幾分令人愉悅的生機。【詳細】

湖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今天,從國家林業(yè)局傳來喜訊,祁陽縣創(chuàng)建太白峰國家級森林公園通過評審,這意味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