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溫度升高或致植物“瘋長”

2013-06-04 08:55:00         來源:騰訊科學     瀏覽次數: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在詳細研究了1982年至2010年間的衛(wèi)星圖像后發(fā)現,非洲、中東和澳大利亞內陸地區(qū)的植物生長與二氧化碳濃度存在關聯,當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時,位于干旱地區(qū)的植物出現“瘋長”的現象,其數量呈現急劇上升。本項研究來自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yè)研究組織科學家蘭德爾·多諾霍與他的研究小組。在1982年至2010年間,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了大約14%,同一時期內這些地區(qū)的植物增加了11%,兩者呈現正相關的趨勢。

  科學家在對過去30年的衛(wèi)星圖像分析后發(fā)現,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與干旱地區(qū)植物量呈現正相關

  美國宇航局的衛(wèi)星觀測顯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之內,地球溫度上升了大約6攝氏度

  通過衛(wèi)星圖像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地球上的植被分布情況,可檢測溫暖、干旱的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的影響效果。美國宇航局的衛(wèi)星照片顯示,北極上空的溫度正在不斷升高,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地球氣溫上升了大約6%。此前已經有許多研究發(fā)現全球各地的植被量出現增加,但至于是何種原因導致了其增加依然無法確定,研究人員只能通過猜測來判斷其原因。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換成氧氣,植物的葉子可以從空氣中獲得更多的碳,當大氣中出現更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時,可以進一步促進光合作用。

  由于人類開始大規(guī)模燃燒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一直以來都呈現增加的趨勢,科學家統(tǒng)計發(fā)現,大氣二氧化碳的增幅達到了40%,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地球的溫度上升了大約6攝氏度。盡管植被出現數量上的增多,但這個現象并不意味著高濃度二氧化碳是有利的,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負面影響遠遠大于其有利的一面,如果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持續(xù)上升,那么地球將變得一顆名副其實的“溫室星球”。

 

編輯:zhufe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fā)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fā)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fā)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植物與水的搭配讓景觀充滿詩情畫意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不外乎動景和靜景。一方靜水搭配靈動叢生的植物,便多了幾分令人愉悅的生機。【詳細】

湖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今天,從國家林業(yè)局傳來喜訊,祁陽縣創(chuàng)建太白峰國家級森林公園通過評審,這意味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