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廢棄樹木進車間將“變廢為寶”
4月9日,記者在于洪新城內一處拆遷現場看到,十余名園林綠化工人正在對拆遷現場內的樹木進行整理。讓記者趕到奇怪的是,除了長勢良好的樹木被運往他處重新栽植外,綠化工人還將一些枯樹、廢棄樹和樹枝等整齊的裝在卡車上。綠化工人老胡告訴記者,我們有辦法讓這些廢棄的樹木“變廢為寶”。
為了弄清楚“變廢為寶”的秘笈,記者搭乘裝滿廢棄樹及其殘枝的貨車,來到了位于造化街道內的一處加工車間。路途中,老胡和記者說,現在于洪區(qū)所有的廢棄樹、殘樹,還有修剪下來的枯枝落葉都要運送到這個加工車間進行處理,并再利用。而以往,都是在原地進行焚燒,不僅污染環(huán)境,春天風大還容易引起火災。
于洪區(qū)城管局綠化處技術員趙曉亮告訴記者,這個園林植物廢棄物加工車間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是在去年的5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車間內不僅安裝了大型樹木切枝機和大型樹木粉碎設備,還掌握了世界一流的基質粉碎技術和再利用技術,是東北地區(qū)最大、最先進的園林植物回收再利用基質生產基地。
就在記者和趙曉亮交談時,一整車樹木殘枝就已經卸到了車間內。綠化工人將一些較大的枝干切割,并將切割后的枝干連同一些相對較小的樹枝,投入到了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眨眼間,這些樹干和殘枝全部變成了直徑3-5㎝的小顆粒,工人們隨即將這些小顆粒運送到了車間外的空地上,進行堆積腐化處理。
記者了解到,在堆積的過程中,一般每30cm為一層,要噴水、撒酵素菌,并通過撒氮肥的方式調解腐化堆的碳氮比,從而為參與發(fā)酵的好氧微生物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促進堆料盡快分解成有機物。由于在發(fā)酵的過程中會產生熱量,當腐化堆的溫度高于70℃時,就要進行倒垛處理,并向堆料中補充發(fā)酵菌種和水分。大約55-95天后,這些堆料就會腐化成為基質。
在基質生產過程中,可以向腐化堆中加入氮、磷、鉀等植物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腐化后的基質,篩去雜質并加入適量的黑土,就可以配置出營養(yǎng)成分豐富的花卉營養(yǎng)土。此外,還可以把這些基質鋪設到公園內甬路上,不僅會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還會避免雨雪天氣造成的地表徑流,即使是雨后,也不會有泥濘的感覺。另外,由于腐化后的基質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這些有機質物還可以伴隨降水,滲入到土壤中,起到促進植物生長發(fā)育的作用。
趙曉亮說,去年于洪區(qū)共鋪設了黃海公園和東怡園內近6000平方米的甬路,從效果來看,周邊居民非常認可。今年,我們還將對依云北郡綠地、和泰公園等5處惠民公園和部分街頭綠地進行鋪設,計劃鋪設面積將達到10000平方米。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wèi)士獎”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xù)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贊譽。5日,聯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huán)保最高榮譽——“地球衛(wèi)士獎”。 【詳細】
國外“電鋸大師”見到樹木就去鋸幾刀
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民間確實是有著非常多的牛人,他們總是有著自己的一手拿手絕技,施展起來讓人看了都是驚嘆不已,但他們的這些絕技大多還是靠積累而成的,并不是說誰都能隨隨便便就學會的。【詳細】
吉林:讓森林走進城市 讓城市擁抱森林
金秋時節(jié),景色怡人。在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漫步于山林之間,樟子松青翠欲滴,紅松林壯美非凡,白樺亭亭玉立,完美的森林生態(tài)景觀令人嘆為觀止。人們呼吸著城市中難得的清新空氣,感受著大森林的原始景致,和大自然充分地交融在一起。【詳細】
樹木的母性光輝發(fā)揚起來人類都力所能及
下次你走出森林時,請花一點時間看看你的上方,你可能會驚喜地發(fā)現你所發(fā)現的東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