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植物耐冷生理特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2-07-02 09:11:25         來源:上海植物園     瀏覽次數(shù):

  上海崇明地區(qū)鹽堿化嚴重,綠化難是崇明打造綠色生態(tài)島面臨的重要問題。目前國內外解決鹽堿地難綠化的方法主要從土壤改良和植物材料篩選兩個方面著手。篩選適生耐鹽堿耐水濕地植物是目前解決大面積鹽堿地綠化最為有效的辦法。

  上海植物園相關課題實施地區(qū)置于上海崇明,于上世紀中采取吹泥成陸的辦法圍墾形成,海拔低,地下水位高,pH值和鹽度高,整個地區(qū)可納入現(xiàn)代濕地灘涂概念范疇。土壤鹽堿性較強,尤其是鹽量較高,質地粘重,有機質含量低。pH值均大于8.0,平均值為8.4。上海崇明年平均氣溫在15-16℃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3.3℃,極端最低氣溫-12.1℃。因此,篩選耐冷的適生濕地植物尤為重要。

  本課題已進行了正常溫度(25℃)和低溫(-18℃)條件下5種濕地植物品種部分耐冷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趨勢研究,闡明了耐冷品種“矮蒲葦”、“中華苔草”、“福祿考”在冷脅迫條件下電導率上升幅度小于不耐冷品種“路易斯安娜鳶尾”、“黃菖蒲”,而葉片相對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不耐冷品種高。研究結果表明,電導率、葉片相對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可作為濕地植物品種耐冷性篩選指標體系,也為其它園林植物的耐冷篩選提供理論指導。

編輯:lia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guī)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體育評論員姬宇陽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guī)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作為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是能夠滿足FIFA國際A級比賽要求的專業(yè)足球場,球場固定坐席數(shù)為33765個。(圖片來自姬宇陽微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