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新聞 | 規(guī)劃設計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風景旅游 | 園林城市 | 世界園林 | 風景園林師 | 花木資訊 | 人居環(huán)境 | 園林論壇 | 園林博客

馬藺的栽培管理要素

http://www.www.abeilidr.cn 2012-04-09 來源:中國花卉報 作者: 發(fā)表評論(0)

  馬藺別稱馬蓮、馬蘭、馬蘭花、旱蒲、馬韭等,是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原產(chǎn)中國,中亞西亞、朝鮮亦有野生分布。耐鹽堿,耐踐踏,抗逆性強,根系發(fā)達,在荒地、路旁、山坡草叢中生長良好。

  一、形態(tài)特征  根狀莖粗壯,須根粗而長,黃白色,少分枝,葉基生,花莖光滑。蒴果長橢圓狀柱形,種子為不規(guī)則的多面體,棕褐色,略有光澤。花期5月至6月,果期6月至9月。

  二、生長習性  馬藺根系發(fā)達,入土深度可達1米,須根稠密而發(fā)達,呈傘狀分布,這不僅使它具有極強的抗性和適應性,也使它具有很強的縛土保水能力。馬藺直立生長的葉片可有效地減少水分蒸發(fā),緩解雨水對地表的直接沖刷,而且還利于根部透氣。在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下,馬藺的地上部分會變得相對低矮,地上生長量會減低20%以上;同時,根系會更加發(fā)達,會增加10%以上,這都有助于其在高溫干旱、水澇等不良環(huán)境中正常生存。其種子在含鹽量0.44%條件下正常發(fā)芽;含鹽量0.51%時,發(fā)芽率明顯下降,含鹽量達0.75%時,喪失發(fā)芽能力。萌發(fā)后的幼苗在土壤含鹽量達0.27%、pH值達7.9-8.8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并開花結(jié)實。

  三、繁殖技術(shù)  馬藺既可用種子繁殖也可無性繁殖,直播種子出芽率達80%以上,馬藺植株上成熟的種子散播在周圍綠地內(nèi),只要有適宜的水分和條件便可長成小苗。用成熟的馬藺進行分株移栽繁殖成活率也很高。新苗生長迅速,次年即可發(fā)育成熟。

  四、栽培技術(shù)  馬藺一般種植分株苗或直播小苗,時間以3月、4月為宜,夏季或秋季均可,夏季氣溫高要及時澆水且多澆水,較費工。株行距常采用40厘米見方栽植。栽前施足基肥,栽后及時澆水。生長期一般不追肥。1年至2年便可成坪。

  五、病蟲害防治  馬藺具有極強的抗病蟲害能力,一般沒有病蟲害。在衡水地區(qū)馬藺常被小地老虎危害,小地老虎一年發(fā)生3代,小齡幼蟲將葉子啃食成孔洞、缺刻,大齡幼蟲白天潛伏于根部土中,傍晚和夜間切斷近地面的根莖部,使植株葉片干枯,影響觀賞效果。

  藥劑防治:幼蟲3齡前防治效果最好。用5%的辛硫磷顆粒加細土30倍,拌勻后均勻撒在草坪上;或噴灑50%辛硫磷液1000倍液。

  生物防治:黑光燈或糖醋液誘殺成蟲,設置時間從3月初至5月底。燈下放置盛水的大缸,水面撒上機油。糖醋液的配置方法是:紅糖1份,醋3份,水10份,加入少量敵百蟲藥液攪拌均勻。于無風晴天的傍晚放在苗間,天明后收回,將蛾子收集并深埋處理。

  植株被啃食后,上部葉片死亡,防治后還可從基部鉆出新的葉片,重新恢復往日生機。馬藺單一植被群落中幾乎不發(fā)生病蟲害,且由于它有特殊的分泌物,其與其他植物混植后也極少發(fā)生病蟲害,大大降低了綠色地被建植后防治病蟲害所需的投入和成本。

馬藺 栽培 管理

題圖   方之 供圖

 

分享到:
編輯:wenweihua
有關(guān)  馬藺 栽培 管理  的新聞
更多評論網(wǎng)友評論 (已有0位網(wǎng)友發(fā)表了看法)
  • ·請尊重網(wǎng)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guān)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nèi)容
  • ·本站有權(quán)在網(wǎng)站內(nèi)轉(zhuǎn)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評論:
企業(yè)服務

熱點排行

    熱門博文

    論壇熱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abeilid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