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新聞 | 規(guī)劃設計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風景旅游 | 園林城市 | 世界園林 | 風景園林師 | 花木資訊 | 人居環(huán)境 | 園林論壇 | 園林博客

綠化養(yǎng)護學問復雜又單純?

http://www.www.abeilidr.cn 2011-06-21 來源:文匯報 作者: 發(fā)表評論(0)

  綠化養(yǎng)護工作,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城市藝術。城市道路綠化養(yǎng)護管理得好,不僅可以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還可為廣大市民提供藝術的享受。然而,在我們浦東張江金橋地區(qū),我不止一次看到,綠化養(yǎng)護工人以非常粗暴的工作方式修剪植物,手法堪比伐木工人:每年植樹時節(jié),養(yǎng)護工人卻在道路兩邊,離地3~4米處,統(tǒng)一高度,把整排行道樹的主干都給鋸了。一排排高大喬木變成了一根根碗口粗的棍子。

  有一些樹經不起這樣折騰,再也沒有發(fā)芽——死了。就算是那些存活下來的樹木,由于主干被剪,整棵樹也不再向高度方向生長,只能在樹頂長出一叢枝葉,像一根根火柴頭。

  幾年前,我曾和浦東園林部門交涉過此事,據他們透露,我們這里浦東張江金橋的道路綠化養(yǎng)護是承包出去的。他們解釋說,被伐的是速生喬木,不影響生長,并保證以后的修剪將保留二級支干。然而時至今日,類似的情況仍在發(fā)生。說到原因:樹種在路邊,是沒有產出的,自然就不會有人打理好他們。伐木式的修剪,省了爬高和分剪枝條的力氣;鋸下來的粗枝,還能賣錢;樹長不大,臺風吹不倒;就算是死了幾棵樹,還可以補種,不用賠償。

  十年育樹,需要的是人用心去“育”,而不是偷工減料的“伐”。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不是在每條路的兩側都種上樹就可以了,我們更期待綠化部門能養(yǎng)育好這些樹,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城市環(huán)境。

  我建議綠化園林部門,在建立道路綠化養(yǎng)護的考核標準時,把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長情況都考慮進去。要不然,不管過多少年,上海的林蔭大道也只有復興路、衡山路那么幾條。

  筆者附言

  每年綠化管理部門都會安排工人修剪行道樹。同時,也會有熱心市民來報社反映這些人在“摧殘綠化”。這里面不排除有部分誤解的原因,但是如此大刀闊斧“修剪”,確實對綠化養(yǎng)護不利,難怪大家要質疑。“建立道路綠化養(yǎng)護的考核標準”是個好建議,如果能夠將這個考核的標準交到廣大市民手里,讓市民有監(jiān)督評議權,相信效果一定會更加好。

 

分享到:
編輯:jade
有關  綠化養(yǎng)護 學問  的新聞
更多評論網友評論 (已有0位網友發(fā)表了看法)
  • ·請尊重網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評論:
企業(yè)服務

熱點排行

    熱門博文

    論壇熱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abeilid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