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研發(fā)離子育種技術取得成效(圖)

2008-08-28 19:05:37    作者:樊力行     來源:中國花卉報     瀏覽次數(shù):

 

離子注入技術生產的鳳仙花

  圖為懷柔生產基地離子注入技術生產的鳳仙花

  北京師范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從2000年起,先后對多種花卉進行了離子注入誘變育種技術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該院在懷柔生產基地利用本院研發(fā)的離子注入技術生產的鳳仙花、雞冠花和紫花生目前長勢良好。

  據(jù)該院院長王乃彥介紹,北京師范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北京師范大學共同建設的,目標是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國內一流的核科學與技術的科研、技術研發(fā)、人才培養(yǎng)三項任務平臺。

  該院副院長張豐收告訴記者,我國傳統(tǒng)的雜交育種方法不僅技術要求高且周期長,性狀也不夠穩(wěn)定,費時費力,所以近年來在花卉新品種培育方面一直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tài)。離子注入誘變育種是利用離子注入進行生物誘變育種的新技術。其基本機理是用能量為10keV至200keV量級的碳、氫、氮、氧等離子束入射到植物種子中去,使離子束在種子中產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作用。離子束會使原種子中DNA的雙鏈斷裂,種子在萌發(fā)過程中,DNA的雙鏈要重新組合,必將促使植物的生理過程產生重大變異。離子注入誘變育種過程中,不僅離子束的能量對生物體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離子本身最終會停留在生物體內,對生物體變異產生重要的影響。張豐收透露,離子對生物種子產生的各種變異是自然條件下極為罕見或難以產生的,人們可以從中選出所期望的優(yōu)良變異品種。離子注入誘變育種的主要優(yōu)點是比自然變異率高1000倍以上;變異的類型多;變異快,可以大大縮短育種周期;穩(wěn)定可靠,簡便易行,可以培育出傳統(tǒng)雜交技術難以實現(xiàn)的品系。中國傳統(tǒng)的鳳仙花雖然花朵大,但由于花朵是單生或數(shù)朵簇生于葉腋,影響了成片種植的觀賞效果。該院通過離子注入,選育的鳳仙花朵出現(xiàn)了頂生,還出現(xiàn)同株多色等性狀,極大地提高了觀賞效果,可以大面積種植于花壇、花境。

編輯:Aggie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