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禪宗寫意庭園的美學意匠(組圖)

2008-08-15 23:18:45         來源:百度空間     瀏覽次數:

 


  15世紀建于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是日本最有名的園林精品。它占地呈矩形,面積僅330平方米,庭園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細卵石鋪地所構成。石以二、三或五為一組,共分五組,石組以苔鑲邊,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紋。同心波紋可喻雨水濺落池中或魚兒出水。看是白砂、綠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純色,從此物的色系深淺變化中可找到與彼物的交相調諧之處。而砂石的細小與主石的粗獷、植物的“軟”與石的“硬”、臥石與立石的不同形態(tài)等,又往往于對比中顯其呼應。因其屬眺望園,故除耙制細石之人以外,無人可以邁進此園。而各方游客則會坐在庭園邊的深色走廊上??有時會滯留數小時,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龍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義。

  你可以將這樣一個庭園理解為河流中的巖石,或傳說中的神秘小島,但若僅從美學角度考慮亦堪稱絕作;它對組群、平衡、運動和韻律等充分權衡,其總體布局相對協(xié)調,以至于稍微移動某一塊石便會破壞該庭園的整體效果。由古岳禪師在16世紀設計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東北庭,通過巧妙地運用尺度和透視感,用巖石和沙礫營造出一條“河道”。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風,或交錯如門扇,或層疊如臺階,其理石技藝精湛,當觀者遠眺時,,其理石技藝精湛,當觀者遠眺時,分明能感覺到“水”在高聳的峭壁間流淌,在低淺的橋下奔流。

編輯:Aggie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汪怡嘉:特色城鎮(zhèn)的景觀設計與實踐

汪怡嘉女士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造園景觀系教授,曾任AECOM 中國區(qū)景觀設計副總監(jiān),致力于園林景觀規(guī)劃及設計已有二十年以上。她多元化的項目經驗來自美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及其它亞洲不同地區(qū)的項目。項目類型包括【詳細】